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呢,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

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呢,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

以下文章来源于项目管理伟薇说 ,作者刘伟薇

先问你个问题,你上学的时候在班级里是第几名?你可能会非常骄傲地回答:永远的前三名!

但我要非常抱歉地告诉你著名的“第七名法则”,它是中国和美国专家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一个有三十个或五十个学生的班级里,步入社会后最优秀的往往都是第七名的小朋友。当然也不一定是第七名,第七到第十六名,就在这个区间里,而不是第一、第二名。

为什么?你疑惑地问。

因为他们发现,好学生和好的职场人是两个概念。好学生的特点是什么?第一,目标清晰;第二,从来不读闲书,考什么学什么,而且从不作弊。

但当你真的步入职场时,你会发现,当今乌卡时代职场的需求有些颠覆,它需要的是:

第一,全科大夫,不内卷单科,得读“闲书”,开放心智;

第二,不设限地学习、思考、跨界、创造;

第三,敢于“抄作业”,向同伴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

在学生时期让你获胜的很多思维方式、过往职业生涯让你大获成功的经验,在目前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探索、创造的时代,恰恰会成为你最大的坑。

这个坑其实是你思维里的墙——心智模式

概念:心智模式,mental model

举几个例子:

你做家务是愿意自己全包,还是全家人一起做?

你做事是想好了再做,还是干起来再说?

你管理项目是按照同样的方式去做,还是每做一个都尝试更优的做法?

所有这些你看得到的行为和决策,并不是随机的,而是由你内在的心智模式决定的。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你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案和你实际的行事方法往往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在人才测评的时候,不完全参考自评结果,而往往要进行360度他评。

原因是你的行事方法不是由你嘴上说的决定的,而往往是由你的心智模式决定的,它是冰山下的、隐形的、在潜意识里的,会下意识地指挥着你的行为。

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中经常会听到:“是的,但是……”无论你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他们都可能继续在“是的,但是”句式中循环,承诺却不行动。

再分享一个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写的一个故事: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美国底特律汽车巨头的头部位置有逐渐被日本取代的趋势,他们派了底特律某汽车企业高管团队访问日本。

高管团队访问回来答记者问时,流露出对日本没什么深刻的印象。

记者问:为什么呢?

其中一位高管说:“他们没给我们看真正的工厂。”

记者接着问他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说:“那些厂里都没有库存。我在工厂工作快三十年了, 我可以告诉你,那不是真工厂。 很明显, 那是他们为了接待我们而导演出来的假工厂。”

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都知道那是日本丰田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创造的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准时生产体制(Just In Time),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的配件库存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么好的经验为什么底特律高管没有看出来呢?

原因是心智模式禁锢了他们的学习能力。高管们是带着这样一种这样心智模式去访问日本公司的:日本汽车业的进步靠的是日本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或者是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保护。而我们却没有这个条件。

正是这种别人有成功的外界条件而我没有的“受害者心智模式”形成了障眼法,让他们看不到、甚至不相信日本有好的管理方法。所以有句话叫:心智模式决定命运。

“受害者心智模式”也同样存在我们现在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我们落后于竞争对手,我们也很容易用“受害者心智模式”为自己解脱,以此为自己的落后找到合理的借口,或者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而不是从内心召唤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超车的突破口。

心智模式就是每个人看这个世界有一些固定的想法、观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不同人的大脑里面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其实是不一样的, 而你的所有行动、做法都是在你的心智模式的影响下产生的。

限制你人生发展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维里的墙, 也就是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优劣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同样团队的整体心智模式的优劣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

我喜欢徐小平先生的一句话:拆掉思维的墙,才能打开梦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

运用:拆掉心智模式、思维模式之墙的三个关键点

第一, 能够在头脑中同时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还能依据不同情形正确行事。


讲个故事。你读过《赋能》这本书吗?它的作者麦克李斯特尔不是传统的商界人士,而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曾担任美国驻伊拉克联合特种部队总司令。

伊拉克,麦克李斯特尔吃惊地发现,虽然美军在人员、装备、情报、纪律等各个方面都碾压基地组织,但是在与基地组织的较量中并不占优势,反而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为什么呢?问题处在哪儿呢?

你看,美国特种部队是一部战争机器,力量强大、分工明确、效率极高,严格遵循自上而下的命令,这是传统战场上的大杀器。

这部机器唯一的问题,就是无法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做出快速反应。

再看基地组织,没有标准的层级关系,没有固定的指挥链条,却具备高度的韧性、弹性和灵活性,好像一张无形的网,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形势变换自己的形态。

麦克李斯特尔最终认识到,想要战胜基地组织这样一张无形之网,关键在于打破部队原有的组织形态,把自己也变成一张网,从一部服从命令的机器变成一个自发生长的有机体。

当完成这个转变后,他的部队脱胎换骨,在斗争中获得压倒性优势,顺利击毙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恐怖分子扎卡维

麦克李斯特尔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可以接受与自己传统作战模式截然不同的方式,这个成功来自于是思维认知模式转变带来的行动的改变。

这个成功可以完美平移到项目实践。

我们的业务实践也同样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运行截然不同的商业和执行模式。请看下图。

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呢,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

先看左图,成熟业务的正规军模式。

在你的业务实践中,很可能有传统的成熟业务,这些业务环境相对稳定,你已经拥有成熟的流程体系来管理,而且运行效果很好。

在这种体系下强调的是标准化、流程化、分工清晰。追求的是控制体系和效率的最大化。这套体系可以碾压竞争对手,这非常类似特种部队的传统战法。

再看右图,求生存业务的探索创造模式。

随着数字、智能时代的到来,市场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机会并存,你经常不确定怎么做是对的。

这时候需要的就是“逆科学管理”、需要赋能团队。

团队每个成员都需要change mindset, 开放思考、主动探索试错;

团队管理人员需要授权、共享信息、组织跨部门协同、整体思考、深度总结、形成积累。

这就需要所有人对心智模式进行升级,通过一定程度上牺牲效率,通过快速、灵活、试错方式去探索生存之道,来获得生存优势。这就像上面故事中特种部队转变模式获胜的例子。

在业务实践中,你的思维模式能否勇敢、开放、灵活地根据环境情况的变化,允许截然相反的模式在不同的业务中自由切换,灵活运用。这是一种高级智慧的体现。

第二,别用战术的勤奋代替战略的懒惰。

你会说我又不是CEO,公司战略用不着我来考虑。

但在商业环境变化飞快的今天,你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也要探索更优的业务模式、探索更高效的项目执行模式,也需要有结构化的顶层布局思维。

举个例子。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你是项目经理,负责一个复杂项目,铺天盖地的紧急事情扑面而来。

每天进到办公室,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电话、微信、邮件满天飞,你穿梭于各种会议中间,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的供应商,各种紧急的事情,必须现在、马上、立刻讨论解决。你的日程表一片片蓝色全部排满。每天处于拼和冲刺的状态。

呜呼,你是项目的CEO,CEO完全陷于事儿——战术的层面,没有时间思考、布局整体——战略,所有的事儿亲力亲为,这也是心智模式惹的祸:用战术上的勤奋代替了战略上的懒惰。

改变心智模式——“拆墙”的最关键一条是:内心真正觉察和认可自己问题,使潜意识也同意你改变。拆墙的三个关键点:

第一点:绘制地图

好像我们天天都在做决定,其实不然。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自做惯性的动作。

惯性思考太多,而如何从这些惯性中抽离出来,观望全局,主动选择出最有效的动作呢?

答案是:绘制地图

如何绘制一个项目战略地图——项目执行策略,就像我们在结构化思维中讲的,项目执行策略需要从顶层设计、分解成完全MECE的范围、时间、成本、质量。

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呢,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

有了地图,还要知道,哪段时间、哪条路可能会不好走。

第二点:多读书、多学习,突破安全感

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需要心理能量的,因为一旦迈出旧有的习惯模式,那种不熟悉的感觉,会让你焦虑、失控,你就没有心理能量了。

如何补充心理能量突破安全感呢?我的体会是多读书、多学习,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

还可以找懂心理学的导师、教练引导,帮助你更有勇气change mindset,去探索、试错,提炼挖掘出新的创造,这会带来创造的快感,去激发你更多的学习实践和提高。这是一种飞轮效应的正循环。

第三点:试错、实践。

这一步最不性感。制订计划,采取行动,定期检查,收获结果。

这步遇到的挑战都是战术问题。有句话说的非常形象:你选择走过丛林是战略,披荆斩棘是战术。

有了好的战略,并不会让你不需要披荆斩棘,而是让你通过制订战略,明白为什么必须要披荆斩棘。然后全力以赴,ALL-IN, 打赢每一场局部战役。

最后的话:

人和人智商的差别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大,现在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是一位美国的数学家,他的智商达到了250-300,但是也只有正常人的两倍多一点。

可是人和人在能力上的差距可不是一倍两倍可以形容的了。怎么来解释这个现象呢?与其说是智商的差距,不如说是人和人心智模式的差距。

李笑来曾经对心智模式对人的影响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心智模式对人的影响。他说,什么是笨呢?就是每次采取一样的行动,却期待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笨。而人之所以每次采取一样的行动,背后的原因就是你的心智模式是没有变化的。

如果你想要大幅地改进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实真正要改变的是你的心智模式,让自己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更合理,这才是关键。

团队要取得成功和突破,也需要整体心智模式的升级。

需要pmp学习资料的可以找我要

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呢,什么是项目管理,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1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