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正确读法(岑参怎么读什么意思)

岑参的正确读法(岑参怎么读什么意思)

文/马家骏

廖立先生著的《岑参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与《岑嘉州诗笺注》(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中华书局2004年9月版)是当代岑参研究中的两部划时代的力作。

关于岑参的生平,前人写过小传,编过年谱,但没有写出一部“评传”;关于岑参的诗篇,大大小小的文章、论文,发表过不少,但综合起来用20多万字的一本书来进行总体的评论,也是不多见。因此可以说:《岑参评传》是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填补了空白,那意思就是说,它是世界级的著作。因为外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是难得超过中国人的。

关于对岑参的诗篇的注释,前人已有不少,但如《岑嘉州诗笺注》这样全面、精细、富有创造性的著作,应该说这是第一部。它总结前人的成果,又有自己的创见。它在廖立先生的另一部杰作《岑参事迹著作考》等大著的基础上考订了前人的谬误,是一部远远超越了前人的注本。同时,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又是后世人研究岑参时一部最可靠、最准确、最全面的依据。

我对岑参研究是个外行,这里只谈一点读后的感想,就教与大方之家。

首先,我感触很深的是,这两部著作,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按说,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国策规定下,在思想意识领域里,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应是不争的前提。但是,当今随着经济的多元化,思想意识与艺术的多元化,也随之而来。在文学评论中,我们会看到多种多样的世界观方法论,运用到对中外古今文学的评论上。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不少引进了西方的文艺理论,什么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阐释学、女权主义批评、性心理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学批评方法,有它的可取之处,运用得当,会在批评领域增添新的成色。但由此而来的邪门歪道也不少,有些所谓评论,真是不忍卒读。还有一种说法,说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多种文学批评方法里的一种 “社会历史学派”而已。这是荒谬的。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则,它指导一切方法、鉴别一切方法的真伪。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是科学的美学观和方法论。廖立先生的两部著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可贵的。在研究岑参的每一段生平事迹,研究每一部岑参的作品时,都是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具体分析。作为社会成员的作家的活动,他的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这些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如果仅从诗人的主观愿望去考究,是南辕北辙的事。廖立先生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去评价岑参,则把握了问题的真髓,自然有真知灼见。

其次,由于这两部著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则在研究方法上,它们以其高度的科学性,令人耳目一新。科学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一个人用后半生,埋头苦干于一件岑参研究的事业。这种精神,本已可贵,而在研究态度与方法上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去对每一个事实、每一个字句,认真考究它的真伪、它的内涵。订正那些诗的本事、背景、典故、典章制度、史实、地名、文物。有些地方,著者还亲自跑到岑参生活过,描写过的环境、地点去观察体验,尽可能追随岑参走过的路,认真地作实地考察。这种科学精神,使得他能在许多前人说得不详说得有错误的地方,进行改正,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做到廖著或廖注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创造性。

再次,这两部著作的博大精深,是令人叹服的。的确,要完成这两项划时代的杰作,只有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还是不够的。这就是说还得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廖立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精通中外古今的文学,熟悉其他社会科学的内容。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诸方面都有建树。以这样的知识基础,来集中研究一位唐代诗人,自然会精深而独造。就以这两部书中有关历史背景、古今地名、典章、制度、文物等等方面的内容来说,连历史系的同志也称赞不已,以为从中获得了启发。我的幼婿是唐史硕士、历史地理学博士,现为出站博士后与博士生导师,他对此二书就视为珍贵读物。由此可见一斑。书中有不少比较文学方法的运用,这是廖立先生熟悉世界文学的必然。可见,搞学问,应如建金字塔,有了文史哲等知识,通晓中外古今的文学,在此基础上,自然会有金字塔的高尖——《参参评传》、《岑嘉州诗笺注》这样划时代的力作问世。

2005年6月于陕西师范大学

[注]廖立,我读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进修班时的老班长之一,原河南大学与郑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河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