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里,我们好像经常能看到“有钱人”,那些“名媛”“阔少”们肆无忌惮的炫耀着他们的奢侈品,上万的名牌包包、高端化妆品、定制的衣服、豪烟豪酒,在他们看来就是正常消费。
这种精致的生活实在是令人羡慕,有时候他们的一件奢侈品需要普通人好几个月的工资,是无数“上班族”想都不敢想的。
然而,真的有这么多有钱人吗?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有钱人”又是怎样的?

“有钱人”无处不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原因,相信大家总会觉得自己的身边充满了有钱人。上学的时候同宿舍的舍友,生活费好像都花不完,这与每到月底就捉襟见肘的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鞋子只穿阿迪、耐克,吃饭只去海底捞等高消费的场所,想要的东西眼睛都不眨,妥妥地“富二代”了。

工作之后,同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都拿着差不多的工资。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的生活就是格外精致。
他们总是开着豪车,用着最新款的手机,穿着最新款的衣服,从头到脚都是一身名牌。他们随随便便的一件衣服,都是成千上万。在普通人为了生计奔波的时候,他们却在享受慵懒的下午茶时光,实在是羡煞旁人。

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尤其明显,仅在同一个大学中学生的消费“阶级”似乎就有很大差异:有些人日日在食堂吃饭,有些人却外卖不断;有些人普通国产货衣物,有些人却动辄几千块的球鞋……
有钱人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指的是那些有着高消费水平、高生活质量的人群,那么真的是因为有钱,所以他们才会用大牌、穿大牌吗?

“有钱人”真的有钱吗?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经说过:“在中国14亿人口中,真正具有消费能力的只有2亿。”
那究竟是为何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如此多的有钱人呢,让我们产生了有钱人绝对不止两亿的错觉。有钱人真的有钱吗?他们的生活真的向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精致吗?那些“名媛”“阔少”光鲜亮丽的生活背面又是什么?
其实他们的生活并不光鲜。有一部分大学生只顾自己的享乐,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们上大学,他们学到的却只有攀比。

比谁穿的鞋子贵,比谁的生活费高,比谁在游戏里充的钱多。当他们在学校里大手大脚的花钱时,却没想过父母可能在家里省吃俭用,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有可能会花掉父母大半个月的工资。
甚至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会通过花呗、信用卡、网贷等手段来保证自己的“精致生活”,所以他们的身上可能背着高额的负债。经常是一个月的工资到手,连欠债都还不清,还需要“拆东墙补西墙”。有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0%左右的年轻人没有负债,90后年轻人的负债额是每个月收入的十几倍。

有人说,超前消费毁掉了中国的年轻人。背负房贷、车贷的年轻人还好一些,虽然他们有欠款,但至少是为自己的未来有个保障。有一部分年轻人却完全是为了“做个有钱人”,实在是可悲。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有钱人可能并不是真的有钱,他们不过是“啃老族”或者是超前消费。
一些“有钱人”实际的生活
我们所看到的有钱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究竟是怎样的?曾经的上海名媛群应该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有个记者曾花500元进了一个所谓的“上海名媛群”,可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群里面都是一些外表光鲜的“名媛”,她们的朋友圈里也都是各种奢侈品。然而记者进入这个群之后,真相却让人惊掉下巴。
群里的“名媛”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而是一群普通人将自己包装成名媛的样子,从而吊一个“金龟婿”。

这个群的作用就是让这些“名媛”们发布拼团信息,5个人拼成的丝袜,10个人拼成的高端下午茶,15个人拼成的高端酒店,甚至几十个人拼成的名牌包包。可谓是“共享经济”的最高境界了。
就是这种众多人一块拼成的消费,有些名媛甚至还要动用花呗套现。引得网友们纷纷吐槽这些“名媛”的生活还不如普通人。

普通人的生活尚且没这么辛酸,而这些“有钱人”的生活看上去却辛酸至极。“眼见不一定为实”,“有钱人”也不一定真的有钱,一定不要被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迷惑了。
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现在市面上各种信贷软件越来越多,花呗、信用卡、京东白条、各种网贷,我们一定要谨慎使用,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万丈深渊。
有一部分年轻人因为无法按时还款而被拉入征信的黑名单,这会伴随其一生。甚至还有很多年轻人因还不上网贷而跳楼自杀,这将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产生盲目攀比的心理,不要被物欲熏心,保持理性消费。要学会做预算,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可以尝试着学习理财,当自己有存款时不要急着消费,可以试着购买一些安全可靠的基金、债券等,以钱生钱才会成为真正的有钱人。
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上,要树立更高级的消费观,花钱学习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合理的规划自身现金流和消费习惯才能使个体财政状况逐渐好转,最终实现财富目标。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质量”、“高品位”可能确实满足了当下的快感和虚荣心,但从长久角度来看绝不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结语
社会中当然不乏由一些真正的有钱人,但实际上这些有钱人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们看到的“有钱人”有很多都是伪装出来的,他们通过超前消费来满足自己的物欲,却往往在还款时唉声叹气,拆东墙补西墙,整日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说实话这种“有钱人”的生活实在是荒唐,甚至还不如普通人的生活。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超前消费有时候的确能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我们并不反对超前消费这种行为的存在,我们不赞同的是年轻人错误的消费观。

如果仅仅是因为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让自己处于超前消费的漩涡,则会身陷囹圄,最终有追悔莫及的一天!你如何看待年轻人的超前消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