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身上有奶味无法安抚宝宝,哺乳期妈妈奶味情感困扰?

我之前从来没有专门谈论过夜奶这个话题,因为夜奶实际上并不属于睡眠问题。

经常收到后台消息,妈妈们常问:“孩子多大适合断夜奶?”“孩子睡眠状况良好,唯一的问题是还在夜间需要喂奶。”

大家之所以存在对夜奶和婴儿睡眠健康之间关联的误解,是因为存在着许多混淆和误导的信息。

夜奶的真相

首先,夜奶只是宝宝表达需求并得到妈妈安抚回应的一种方式,是母子关系中特别亲密的纽带。不论是因为饥饿还是需要安抚,夜奶只是一种现象,一种行为,并不应被视为「问题」。

夜奶并非是导致睡眠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它可能是因为宝宝出现了一些睡眠问题和症结,母乳妈妈容易用喂奶来安抚孩子,进而导致孩子出现「安抚性依赖夜奶」的情况。当这种「安抚性夜奶」频繁出现,影响了宝宝的睡眠质量,严重透支妈妈的身心时,这便成了一个「问题」——孩子会在固定的时间醒来,不喂奶就无法入睡,拔掉奶就会哭闹。

尽管过于频繁的夜奶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但夜奶和夜醒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因此,并不是所有有夜奶的宝宝都会有睡眠问题,同样,并不是所有没有夜奶的宝宝都不会出现夜醒情况。

如何界定夜奶?

我通常把夜奶定义为在宝宝入睡时间到早晨醒来之间的喂奶行为。通过这种定义,我可以更好地管理作息时间,跟踪宝宝的睡眠模式,并及时作出调整。

对一些家庭来说,晚上10点的夜奶可能被视为“加餐奶”,而早晨五六点的奶则被称为“晨奶”,这仅仅是一个相对较为笼统的划分。然而,关键并不在于如何界定这些时间,而在于妈妈是否能够承受夜奶的频率,以及这种频率是否对孩子的睡眠质量和饮食规律产生了影响。

饥饿性夜奶和安抚夜奶的区别在于宝宝的情况和需求。饥饿性夜奶通常发生在宝宝真的需要吃奶时,表现为哭闹、寻找乳头、吮吸手指或嘴唇等行为。而安抚夜奶则是宝宝为了安慰而需要吮吸,通常是在宝宝情绪不稳定、感到孤独或需要安慰时出现。安抚夜奶的时候,宝宝可能并不真的很饿,只是需要吮吸来获得安慰,可以尝试用安抚奶嘴或轻轻拍拍宝宝的背来安抚。

宝宝在夜间表现出饥饿性夜奶的迹象时,通常会表现为哭声急促、吃奶时认真而有力,较为清醒。夜间喂奶的时间间隔通常会比白天间隔长。当宝宝吃奶停止或睡着时,妈妈拔掉奶头后,宝宝能够继续睡觉,或者清醒几分钟后再次入睡。

夜间安抚喂奶的迹象包括:宝宝哭声断断续续,表情烦躁,可能会吸吮手指、安抚巾或衣物;宝宝一开始吃奶会立即变得安静,但如果奶嘴被拔掉就会醒来,需要重新给予奶嘴;年幼的宝宝可能会吃到睡着,而大一些的宝宝则可能会在吃奶后变得越来越清醒,有时候吃几口后会开始哼唱而不入睡;夜奶的时间点非常固定。

如果你不确定宝宝是否真的饥饿,可以根据宝宝白天的进食情况和吃奶的间隔来进行分析。另外,你也可以尝试使用安抚奶嘴来进行试探和安抚替代。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安抚奶嘴的方法和时机都需要得当,这样才能有效地安抚宝宝,同时又避免造成过度依赖。

参考相关:

安抚奶嘴的使用说明

对于安抚夜奶是否需要戒除,其实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些婴儿和家庭可能受益于安抚夜奶,而有些家庭则可能觉得需要逐渐戒除安抚夜奶。决定是否戒除安抚夜奶应该考虑婴儿的一般健康状况、睡眠模式和家庭的需求。如果您决定戒除安抚夜奶,最好逐渐减少夜间喂奶的频率,确保婴儿在其他方面得到足够的安慰和支持。最重要的是寻求儿科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做出的决定对宝宝的健康和幸福是有益的。

在育儿行业里,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即“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句话意味着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言谈举止,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引以为戒。

“睡眠调整和亲密育儿之间存在冲突,因为亲密育儿强调夜奶对于建立亲密关系和安全依恋至关重要;而睡眠指导则认为夜奶会影响睡眠的连续性和修复,因此不赞成夜奶。”

我们作为母乳喂养的支持者,在IPHI睡眠体系中,从不会主动提议或要求妈妈人为断掉夜奶。睡眠咨询师无权干涉妈妈的喂养方式,解决睡眠问题与断夜奶是两码事。夜奶只是夜醒后的一种安抚方式,并非夜醒的根本原因。我们将会结合宝宝的作息情况、生理发育、环境因素、认知发育及情绪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排查。只要妈妈可以接受夜奶的时间和频次,我们睡眠咨询师不会也无权干涉。

安抚性夜奶是可以的。因为哺乳不仅是为了喂饱孩子,还可以让孩子得到情绪上的安抚,帮助妈妈感受到幸福,同时建立亲密的安全依恋。这样的举动当然是可以的。

我会建议妈妈尝试断掉安抚性夜奶时,通常是在宝宝达到适当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对固体食物和母乳已经有了较强的依赖,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充足营养的时候。此时可以考虑逐渐取消夜奶,以便宝宝学会独立入睡并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 当妈妈身心疲惫无力应付时;
  • 当宝宝的夜奶过于频繁,严重影响睡眠连续性时;
  • 当宝宝的固定夜醒越来越严重时;
  • 夜奶摄入已经严重影响到白天的进食量,导致宝宝出现昼夜颠倒奶时

断掉宝宝的安抚性夜奶可能是一个挑战,但是可以通过渐进的方法来实现。首先,确保宝宝在白天获得足够的营养和食物。然后逐渐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可以延长喂奶的间隔时间,或者逐渐减少每次喂奶的量。逐渐让宝宝习惯在夜间自我安抚,并学会入睡的方法,如哄睡或安抚玩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渐进的方法可以帮助宝宝逐渐适应新的作息习惯。

进行作息规律检查,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喂奶间隔,白天控制喂奶的频率,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

在确定需要安抚夜奶的时候,逐渐延长喂夜奶的间隔时间,尽量将喂夜奶的时间往后推迟。建议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要比白天要大,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确保孩子不会因为饥饿而受影响,二是为了打破固定的夜间醒来的生物钟。

延长宝宝夜间进食的间隔有几种方法。首先,当宝宝在夜间醒来时,可以先观察一会儿,不要立即回应,看看他是否能够自行入睡。其次,如果宝宝焦躁不安,可以尝试其他方式来安抚,比如抱起来或者轻拍。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延长夜间进食的间隔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队友可以成为非常有帮助的伙伴。夜间哺乳时,可以让队友来安抚宝宝,这样可以避免宝宝被妈妈身上的奶味刺激而情绪变得更加激烈。这有助于妈妈坚持下去,也可以显著减轻妈妈的身心压力。此外,男性在进行睡眠调整时通常比女性更容易成功,也更有效率。

逐步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每次减少后都要给宝宝和自己充足的时间来适应,不要着急见效,以免给宝宝和自己造成过大的压力。

建议宝宝的最后一顿夜奶和早晨起床的奶之间间隔2到3小时以上。

在育儿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到,孩子通常会对任何行为改变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情绪。第一次尝试做出改变通常是最具挑战性的,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耗费的精力和承受的压力有时甚至超出了问题本身带来的痛苦。这使得很多人很容易就放弃了。但是要明白的是,坚持下去所获得的长期效益是值得的。

断夜奶并不等于解决夜醒问题。断夜奶只是停止夜间喂奶,但并不保证宝宝不会在夜间醒来。

夜奶并不等于夜醒,宝宝夜奶是宝宝为了摄取能量而醒来的现象。经常收到妈妈们的咨询:“老师,我想购买一个夜奶断奶的指南,需要多久?”

夜奶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宝宝的生理发育和睡眠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断夜奶;其次,观察宝宝夜奶的频次和表现,了解宝宝当前的睡眠情况;然后,排查睡眠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全方面的调整改善宝宝的睡眠问题,包括规律作息、建立睡眠基础、入睡行为等;最后,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断掉夜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妈妈的压力,同时宝宝接受度也会比较高。

你需要理解的是,即使宝宝可以在不吃夜奶的情况下入睡,如果夜醒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解决,他仍然会出现频繁夜醒等睡眠问题。因此,固执地只想直接断夜奶可能并不理想。

只要你断夜奶只是为了自己方便而忽略了孩子的睡眠健康,那么这种做法就太简单了——只是把晚上的责任交给别人就好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5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