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怎么防御,首先我们得知道攻击原理
个人隐私保护在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毕竟只有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才能放心在网络上冲浪。
因为曾经被人开盒过,所以知道个人隐私泄露对自己的影响,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的打击都是难以抚平的。
全程干货,系好安全带,发车了!
No.1:防钓鱼欺诈短信
钓鱼攻击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一种攻击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难发现,广泛应用
经常出现的钓鱼攻击主要就是各种短信钓鱼,主要有冒充官方网站注册登录类、附近交友类、中奖礼品类、贷款类、冒充保险类等等

冒充交管12123

冒充ETC

以显示异常为结果
当你填写完个人信息后,网站会提示网络错误或者跳转到真正的官方网站让你再填一次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提交保存到后台的数据库中了(你的个人隐私已经泄露了)
虽说这种陷阱很傻,但是每年中招的用户依然不减或者是反增
因为花样很多,短信钓鱼是最基础的,现在进阶版应该得是裸聊类钓鱼或者邮箱钓鱼
这两类比较多一些了
No.2:习惯性导致泄露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大数据的弊端,只能说科技的发展也是把双刃剑(有好有坏)
- 用户名通查手段(一个网名多个APP使用)
- 照片定位手段
- 微博帖子泄露信息
- 拼多多拼小圈泄露
- 通讯录匹配手段
- QQ、微信通讯录爆破手段(建议最好关闭)
- IP定位手段
- 支付宝信息泄露
- 网站论坛信息泄露
- 百度贴吧信息泄露
- QQ动态信息泄露
- 微信朋友圈信息泄露
- 短视频平台信息泄露
- 知乎信息泄露
- 今日头条信息泄露
- 贴吧求资源导致信息泄露
- 浏览不良网站导致信息泄露
这些本可以避免的隐私信息泄露行为一旦不稍加注意,便可能成为灭顶之灾
例如QQ的动态,一些用户喜欢在动态祝福好友,这可能会泄露好友的姓名或者生日等信息
No.3:免费WiFi陷阱
之前一些电视栏目曾经测试过在一些商店放置免费WiFi或者一些充电器,数据线以供使用
然后让技术人员在后端进行攻击测试
结果大多数人为了方便根本不考虑后果
于是技术人员攻击该设备,窃取其相册信息,相册中就包括身份证、银行卡等等照片
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当然,在这里也有个该注意的点,一些用户拍照获取自己的身份证后,一定要立马删除或者放在隐私区域,万一手机被入侵,那么就会导致自己的个人隐私泄露
No.4:快递订单杀手

一张快递订单信息页面,会泄露你那些信息呢?
姓名、手机号、地址、订单号、物品名称
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后,一些人可以根据社工库的手段,获取到其关联的其他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户籍信息等等
所以推荐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尽可能不要把地址填过于详细
No.5:校外问卷调查
一只五毛钱的小玩偶有时候就可以获取到你的个人信息
校外那些架着遮阳伞的小摊子,打着某某调查要你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领奖的
基本上都是准备出卖你的人
一只玩偶进价五毛(小挂件)–》你的个人信息一条10块(批发价)
只能说稳赚不赔哈哈
No.6:乱注册软件没好果子吃
一些赚钱的微信小程序、一些赚钱小网站
往往都是坑害你个人隐私信息的地方
如何查询自己的个人隐私是否泄露呢?
想要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已经泄露,最简单的办法是去撞库,所谓撞库,就是网络上所说的强大的社工库,把自己的信息输入社工库中,如果返回了自己的其他个人信息,这说明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这些社工库是一些网站,主要由一些已经泄露的数据库组成,而这些已经泄露的数据库则来自黑产黑客对一些互联网企业进行的非法攻击。
简单说一下个人信息泄露的流程:
个人注册相关网站–》网站后台进行数据存储–》黑客通过网站存在的漏洞对网站服务器进行攻击–》黑客得到你的注册信息–》黑客把它卖给黑产从业者–》黑产从业者把大量用户信息做成社工库–》被其他用户进行查询–》你被其他用户利用–》你知道自己信息泄露
当然,在网络上冲浪的很多网民很单纯。根本不知道怎么接触所谓的社工库,那么也能套个一些公网的信息进行查询,看看自己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已经泄露。
当然,能在公网查询到的个人信息,基本上都是自己因为平时习惯不好而主动泄露的
1.查询名下手机号
通过运营商推出的“一证通查”功能进行查询,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打开自己的微信,搜索”一证通查服务“小程序,然后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自己的身份证信息是否被注册过别人的手机号了。
2.查询名下微信号以及支付宝账号
这个功能在互联网任何地方都可以查到,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3.查询自己社交APP的百度快照
这个很是致命,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有些时候,自己明明已经注销了某某平台的某某账号,或者是已经删除了在一些社交平台的一些帖子,但是在百度输入一些关键词后会发现,为什么还是可以看大自己曾经的帖子?一般情况下在pc端的百度网页更容易查到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我们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些致命处,比如之前懵懵懂懂,把自己的手机号设置为百度贴吧的账号信息之类的,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百度快照
其实很简单,具体做法如下:
罗列出之前使用过的网名或者账号信息–》打开百度一个个进行输入搜索–》如果有发现可以直接提交给百度快照中心,申明自己不需要这张快照即可
至于什么是“快照”。通俗来讲就是删除照片后的回收站功能
4.查询自己的社交软件信息是否泄露
听说过通讯录暴力破解QQ绑定手机号吗?
这个几乎老掉牙的手段,却一直被利用,知道QQ绑定账号的几位数,通过QQ通讯录匹配好友功能穷举出该QQ号的绑定手机号,那么如何查看自己的社交软件信息是否泄露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们找另外一部手机–》把需要验证的手机号添加进通讯录–》如何分别打开一系列社交软件进行查询验证
这里统计了大部分具有该功能的社交APP:网易云、QQ、微信、淘宝、拼多多、支付宝等等
如果以上手段你均试过并且没有泄露,那么恭喜你,你的个人信息至少不是免费的的,但这些小杂碎并不能证明你的个人信息是绝对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信息黑产所生产出的GDP高达上亿元,所以说:正有无数黑产从业者用你的个人隐私年入千万
有些人用肉鸡控制你 有些人找内鬼查你 有些人用黑客手段扒你 还有些人,宁可熬哭自己的双眼,也要在茫茫手机号中找到那个你
你说说,这些老六有多关心你,然后你还往微博、往QQ空间向老天爷说自己没人关注?
隐私泄露有多恐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3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