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毕业,通过校园招聘,很幸运进入一国有银行工作,尤其在一个四五线的小城市,找到一个稳定工作,所谓的“铁饭碗”更是不易,在同学看来都很羡慕。
我不喜欢“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虽然我家乡离北京很近,这几年开通高铁也就将近一个小时就能到北京,但我不喜欢那样的环境,人多人杂,拥挤不堪,出行、消费、住房、工作、生活等等耗费很多精力,压力也大,也有同学在北京,每天忙忙碌碌,挤公交挤地铁,收入与小城市比较是高一些,但消费也大,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多少钱还累的够呛,所以毕业后想回家乡工作发展,环境熟悉,精神压力没那么大,消费没那么高,方言及地方习俗也很了解,于是报考校园招聘就选择回家乡。
银行金融工作在外面人看来是“金领”,收入稳定,工资高,西装革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是个很体面的工作,多少人都想进这个圈子里,“金融学”专业也成了近几年的热门专业,但真正进入了这个圈子的人,待不了几年又想跳出这个圈子,尤其是这几年,银行商业化转型,各个银行竞争激烈,任务越来越繁重。

我所在的县城一支行,各项指标任务都有考核,包括储蓄定活期、基金、理财、保险、贵金属、聚合支付、电子银行、数字货币、ETC、信用卡、对公业务、代发业务、社保卡等等十多种业务,每一项不能落下,尤其是保险业务,趸交加期缴储蓄型保险,自营加代理,而且每年的“开门红”的死任务,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这时候全家总动员,让七大姑八大姨都来顶任务,但一年两年还行,时间长了亲戚也“黔驴技穷”没人能帮你了,许多时候都是自己买。
尤其是在我这个地方,由于早几年任务的压力,许多员工连骗带哄说这个是储蓄,存个两年就能取,但无论是期缴和趸交,都要存六七年甚至十年中间不能取,好多客户以为两年后能取,中间取了出来结果受了损失,亏了本金,给银行声誉信誉带来了影响,导致后来的营销工作非常难,人们抵触保险,再者感觉存的时间长,中间突发情况无法预料。

工作中的我
但任务必须完成,因为银行靠中间收入盈利,每年“开门红”下来任务指标,每个员工头上分解任务,并立下承诺完成时间,去年刚校招过来的小姑娘开完任务分解会回了家就吓哭了,其中有一个是211大学毕业的,学习好但家也不是本县的,没有关系也没有资源更没有积蓄,没过多久就裸辞了,而且那段时间口罩还很严重。没有办法揽不到客户你就自己买导致每个人都愁死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3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