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信网】
据信网11月6日报道,孙女士表示自己并没有办理流量提速包,但在收到剩余流量提醒时发现被扣费。她在中国移动微信公众号查询了相关业务,却没有看到这项“流量提速包”。客服称这项业务是在2020年办理的,而孙女士十年来的其他业务却都能查到,唯独这项突然被收费的业务却查不到。据悉,这种流量提速包是在用户“达量降速”后自动启用的,办理时不花钱,平时未达到限速值时也不会产生费用,导致“办理时不花钱,启用时没提醒”的情况。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热线0532-80889431咨询。
用户发现中国移动扣除了“加速包”的费用,但在查询时却无法确定何时开通了该业务。
对许多上班族来说,利用通勤时间玩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孙女士也不例外。为了避免担心流量使用超标,她选择了中国移动提供的月租78元的“无限流量”套餐,这样每月便可以随意上网,不用担心流量不足。然而,尽管流量使用不受限制,一旦达到20G后网速就会自动降低,除非再额外购买“提速包”。但对孙女士来说,20G的流量已经足够了,她从未考虑过花钱购买提速包的问题。
孙女士的手机在9月份因为工作需要打开了5G按钮,使用的流量比平时增加了一些。直到10月18日,中国移动给她发来一条短信,提醒她手机流量使用了提速包中的2.95GB,而每1GB的流量仅剩下10%。按照短信所述,处理提速包流量使用情况需要额外支付五元。
收到这条短信,孙女士感到十分困惑:“我从来没有办理过流量提速服务,为什么突然间就被自动开通了呢?”她还发现,最近的话费账单中出现了流量提速的扣费项目,这让她花了比平时多了40多元。孙女士随后通过山东移动的微信公众号查询个人已购业务却发现找不到任何订购记录。“后来我致电了10086,客服告诉我这项业务是在2020年开通的。”刘女士表示,她使用这个手机号已经很多年了,公众号里甚至可以查看到十年前办理的业务项目,但奇怪的是却无法找到客服所提及的2020年办理的加速包。
取消提速包的钱也已经退了,但是开通的时间仍然很模糊。
孙女士联系移动客服关闭了提速包业务,并且将因为使用提速包扣除的40多元以话费的方式充值到了她的手机账户中。
孙女士的疑问并未消除,她仍然觉得即使是误操作或者绑定消费,也应该有相应的订购记录。
据信网报道,除了孙女士之外,一些用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帖抱怨称自己一不留神就被自动开通了流量提速服务。而当1G提速流量即将用尽时,许多人表示并未收到任何短信提醒,甚至有人因此被扣了900多元。
中国移动表示,他们客服解释称,正常开通业务都会经过消费者确认同意,系统内也会有相应记录。然而,每位消费者所开通的优惠套餐内容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无法对这些情况做出统一回应。他们表示会与消费者沟通进行进一步核实调查。
办理时不需要额外费用,但启用后没有提醒使用了“隐形”的加速包,导致收到了许多差评。
随着手机上网“提速降费”,网民享受到了巨大的便利和优惠。然而,“限速不限量”的讨论也在不断进行。据信网采访发现,国内的通信运营商普遍实行“达量降速”规则,一些电信专家认为,这是因为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能够满足每个用户无限流量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通过限制网速来保证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正常使用网络。
在采访中发现,用户经常对流量提速包这一业务提出“吐槽”,主要是因为这项业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在开通这项业务时没有任何费用,而且一次开通长期有效。用户表示:“通常不会用到,账单也不会提醒,平时查话费也看不到有这项费用,所以经常会被忽略或者遗忘。等到流量用到了降速值,加速包的功能就会自动打开,等到发现使用了这项业务时,钱已经被扣了。”也有用户称自己的手机设置了自动续费,如果不是偶然要更改手机业务,自己完全都不知道使用过加速包。
在中国移动10086微信公众号上查询到,他们提供两种流量提速包,分别是“开通不收费”和“每月20G收费20元”。其中,“开通不收费”适用于中国移动的多个套餐,并且可以免费办理。
在办理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费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却没有提供提醒,这样一来,原本旨在提升用户手机上网体验的“加速包”就会转变成用户评价中的“负面因素”,很可能收到用户的不满评价。
本内容来自【青岛信网】,仅代表本人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5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