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已经实施了一个多月。最近,南都对网游防沉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虽然游戏行业已经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旧疾”未被彻底解决。
南都记者在防沉迷新规发布之前进行调查发现,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的主播推荐的网络游戏可以不需要实名认证就能注册账号。甚至有的游戏可以一键生成游戏账号和密码,让玩家能够轻松充值游戏,而无需进行实名认证。
目前,情况依然令人担忧。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例如快手,游戏主播仍在通过平台官方广告系统接取和推广一些未经版号审核的游戏,甚至有些游戏可以无需实名认证就可以进行付费充值。
下载9游戏 仅1款版号合规
某游戏主播在快手游戏直播频道里引导着观众点击下载其推广的游戏。南都记者按照主播的引导,下载、安装了手游《无尽修仙传-飞剑问道》。
在登录《无尽修仙传-飞剑问道》游戏页面时,用户会发现并没有显示任何许可证号、游戏版号、游戏运营单位或游戏出版单位等相关信息。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移动游戏上线运营时,游戏出版服务单位应当负责游戏内容的完整性。他们需要在游戏开始前和《健康游戏忠告》后设立专门页面,用来标明游戏著作权人、出版服务单位、批准文号、出版物号等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相关信息。
根据游戏产业网版号查询结果显示,《无尽修仙传-飞剑问道》只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游戏,《飞剑问道》,但是后者是网页游戏,而非手游。也就是说,《无尽修仙传-飞剑问道》是一款未经版号审批的游戏。
在快手游戏直播频道,记者通过抽取游戏直播间并通过“黄色小铃铛”下载了《彼岸未来》、《决战九界》、《萌宠爆破》、《英雄联盟手游》、《火龙合击之龙城决》、《仙梦九歌》、《幻魔剑舞》、《剑与长生》等8款游戏并进行了测试。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体现了快手游戏直播频道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
在8款游戏中,只有《英雄联盟手游》具有正确的版号,其他游戏要么没有版号,要么使用了伪造的版号。
《萌宠爆破》和《剑与长生》两款游戏在其游戏登录页面上没有披露“许可证号、游戏版号、游戏运营单位、游戏出版单位”等信息。同时,在游戏产业网版号查询结果中也找不到上述两款游戏的版号信息。
据查询结果显示,《仙梦九歌》游戏界面上标注的游戏版号实为《仙梦奇缘》(V1.0),《幻魔剑舞》标注的版号实为《仙侠神域》(V1.0),《决战九界》标注的版号为《菲狐倚天情缘》,《彼岸未来》标注的版号实为《天剑奇缘》,《火龙合击之龙城决》标注的版号实为《热血合击》。虽然这些游戏在其游戏页面上标注了相关信息,但实际信息与之不符。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未进行版号申请的游戏中,《彼岸未来》和《火龙合击之龙城决》存在无需实名认证即可付费充值的情况。在《彼岸未来》游戏中,玩家只需点击“一键登录”即可通过手机号完成账号注册,还可以点击实名认证窗口右上角的“跳过”按钮,无需实名认证即可畅玩游戏。充值时,虽然会再次出现实名认证窗口,但仍然可以选择跳过,选定充值金额后便顺利跳转到相应的充值确认页面,整个过程顺畅无阻。
《彼岸未来》的支付页面提供了实名认证,但如果用户选择,也可以跳过实名认证步骤进行支付。
游戏《火龙合击之龙城决》中,玩家在游戏登录页面点击“立即注册”后,即可自动生成游戏账号和密码。玩家随后可以顺利进入游戏并进行充值消费,而且整个过程无需进行实名认证。
南都记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包括对微视、哔哩哔哩、虎牙、斗鱼等短视频平台或游戏直播平台的游戏推广合规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微视与哔哩哔哩的页面中并没有明显的游戏推广链接,而斗鱼与虎牙的情况相对类似,它们的直播间页面中有游戏推广链接,但游戏种类比较单一,主要包括《捕鱼炸翻天》和《英雄联盟手游》等拥有正规版号的游戏。 此外,在抖音平台中,南都记者在其直播间随机抽取下载的多款游戏,如《封灵诀》、《守护者大陆》等,发现这些游戏在相关网站上可以查询到相应的游戏版号、运营单位、出版单位等游戏资质信息。
“主播个人行为,平台也有责任”
10月11日,南都记者就上述情况向快手未成年人关怀计划热线进行了反馈与咨询。快手客服表示,“黄色小铃铛”是快手平台中的商业推广功能,其中的游戏都经过官方审核认证才能上架推广系统,主播才能接单进行推广。然而,对于游戏主播推广无版号或套用游戏版号,甚至未经实名认证即可充值的情况,快手方面需要安排专员进行核实。一旦情况属实,将对相关游戏进行下架并对相关主播进行处罚。
据了解,“黄色小铃铛”是一种商业推广任务,在快手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快接单完成。这种推广方式是在直播间中经过主播、客户和平台确认后植入的,支持的推广内容包括表单收集、App下载和H5品牌推广。此外,游戏推广主要以App下载的形式出现。在其他类似平台上,也有类似的功能和服务。
张书乐观察到,利用游戏来吸引流量是网络广告中最容易实现变现的方式之一。只需点击链接或广告即可下载游戏,这种高效的转化率已经让这种营销方式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之一。
据一位了解游戏推广业务的人士透露,游戏在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时,通常需要游戏推广方在平台的广告系统中提交游戏的“三证”(软件著作权、游戏备案号和游戏版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游戏推广方才能在平台的广告系统中发布任务。合格的主播可以在广告系统中接受相关任务并获得报酬,同时短视频平台也会收取相应的手续费。
“在我印象中,许多游戏经过多次更换‘皮肤’后,出现在了某些短视频平台的推广白名单上,”李可告诉南都记者。他指出,许多短视频平台对游戏的资质审核看似严格,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流于形式。同一款游戏可以通过“一鱼多吃”的方式,被游戏厂商改头换面,发布为多款,甚至数十款名称和App图标不同、但游戏画面和玩法几乎相同的游戏,然后相继上架短视频平台或其他渠道。”他表示:“在短视频平台下载的很多游戏玩起来都很相似,只有一些角色设计和场景存在差异,因为它们的内容可能来自同一个游戏包,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游戏版号上架。”
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平台对内容进行审核的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通过简单的搜索就能发现游戏是否没有版号或者使用了他人的游戏版号,然而目前来看,许多短视频平台并没有认真履行审核责任,只是机械式地执行审核流程。”
张书乐指出,即使在主播直播推广中,无版号游戏的“广告”出现在平台上,平台方也应承担监管责任。他指出,当短视频平台作为内容分发平台存在时,大量活跃的主播创作的内容(包括各种带货和引流广告)很难及时被发现和监管,甚至平台方对这类行为的监管也有所松懈。这导致了无版号游戏的宣传在即时传播的直播内容生态中出现。
专家:平台不能用“避风港原则”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向南都记者表示,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第十五条,推广无版号游戏的行为可被视为推广非法出版物。未按照相关审批手续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一经发现,相关出版行政执法部门将按非法出版物查处。
针对推广无版号游戏的游戏厂商、短视频平台以及主播三者之间的责任划定问题,赵占领认为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对游戏进行推广宣传时,其属于广告发布者的性质。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发布者应当履行两项审查义务,一是审查广告主的资质,二是审查广告内容的合法性。主播作为广告发布者,若未尽到审查义务,或者明知游戏无版号而进行宣传推广,则构成违法行为。短视频平台则应在审核游戏内容时,若明知或者应知游戏无版号,也应对游戏企业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张书乐表示,他认为无论是主播还是短视频平台,一旦推广无版号游戏,也同样属于违规,与虚假广告无异。他还指出,短视频平台没有对主播自身行为进行充分监管,因此也应该追究短视频平台的连带责任。他认为不能用"避风港原则"来规避平台的责任。
赵占领对此表示,针对这种混乱局面,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应对。一方面是要求游戏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起来,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主播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游戏管理部门对游戏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是要求直播或短视频平台加强对主播违法行为的管理。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5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