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已经过去的四分之一进度条里,很多厂友的职场旋律是失落的。

原想着经历了2021的洗礼,来年能发生一些美好的变化,但等来的却是更猛烈的调整。
猎头作为嗅觉最敏感的一批人,他们如何看待这波大厂裁员潮?内部做了怎样的应对?从候选人身上又看出了哪些微妙变化?…
本期大厂青年和3位不同领域的猎头聊了聊,换个角度看当下的互联网大厂。
01
Joyce | 海外区块链猎头
我是从2020年转到区块链企业方向的,之前一直专注北京一线互联网大厂,客户包括腾讯、字节等公司。
从2020年开始,几家大厂的薪资涨幅就不是特别好了。尤其字节,薪资涨幅卡得很死,有的涨幅30%可能都需要特批。
“卷”不动了
对于猎头,“在库率”和“重复度”是个很大挑战 。
譬如字节,内部有不少hr就是猎头出身,本身资源就很丰富,后面还有上百家猎头企业服务。
但职位反复做的就那么几个,加上内推、自投以及规则上的因素, “在库重复率”一直很高。
可能猎头忙活一整天,找来的10个人有6个人都在库里,做起来很疲倦。
同时,大厂对猎头推过来的候选人要求也越来越高,毕竟通过猎头来找人成本更高,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大厂花钱比之前更审慎了。
大厂hc变动,猎头无可奈何
从2021年Q4到2022年初,不少大厂开始锁hc甚者裁员,需求端停摆,对猎头来说是无可奈何的。重新找客户,时间成本、人工成本都面临很大压力。
我们公司还好,在2020年底,就分出一部分猎头开始跟进区块链海外企业,剩下的则继续跟大厂。
转向区块链企业,100%涨幅不是新鲜事儿
2020年底,我所在的小组转向区块链企业后,行业公司给人的感觉:资金充足,不卡涨幅,100%涨幅是常有的事儿。
除了薪资,福利也不输大厂,有的为了跟大厂抢人,福利甚至超过大厂,而且由于疫情影响,海外不少企业都是居家办公模式。
候选人:谈情怀的少了,关注到手现金的多了
关于薪资,从裁员潮开始后,候选人的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厂股价涨跌对收入影响太大,尤其是总包里面股票占大头的。
现在的候选人谈情怀的少了,关注到手现金的多了。前段时间,一位候选人还说:阿里股票这一跌,直接把自己装修房子的钱跌没了。
未来不会放弃互联网大厂,但精力会重新分配
互联网大厂是公司赖以起家的地方,肯定还是会做的,因为你不知道企业什么时候会来个招聘专场,整体肯定不会放弃。
但精力上会做调整,像我本人,现在只留20%的精力在互联网大厂。另外80%的精力全部放在区块链,以及芯片、半导体的公司。
02
司徒| AI自动驾驶猎头
我非常喜欢自动驾驶这类硬核科技,进入行业后主要关注包括旷视、商汤以及造车新势力在内的公司。
被迫繁荣的“金三银四”
今年的“金三银四”有种“被迫繁荣”的感觉。很多往年这个时间点不会考虑换坑的人,在裁员和锁hc的叠加影响下,也开始出来看机会。
这些人之前都是在水下的,需要猎头去聊,但现在也冒出水面,导致市场上多出了不少候选人。
在经历环境变化后,岗位招聘出现分化
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传统的搜广推算法招聘需求正在出现减缩。因为搜广推是建立在app数据迅速扩张的条件下,数据越多、越巨量,算法就会更精准 。
但是在用户没有增量的情况下,算法就不能更准确地去验证模型。加上政策原因导致获取用户隐私更加严格,以数据为实物的算法就变得比较难。
部分候选人正在转向自动驾驶方面企业,但厂家们也趁此对社招提高了要求,猎头的交付标准也变高了。
只能裁便宜的,贵的赔不起
关于如何看待这波互联网裁员潮?我个人的感受是,其实很多地方是不理智的。
前段时间,某电商企业裁员,一位985双硕士的员工各方面都不错,但却出现在了裁员的首批名单里。
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优秀的人也会被裁?其实,一般裁员的时候,财务都会给到部门或者小组一些指标,譬如裁员数量、赔偿金范围。
就是说赔偿金是一定的,所以只能选择“便宜”的员工先裁,裁“贵的”公司赔不起。这样的裁员可能并不理智,但企业控制成本的目的达到了。
压力之下,不建议选择外包公司
裁员加锁hc,导致一些候选人会考虑去外包公司,但我个人还是建议谨慎。
对hr来说, 他们会认为:哪怕是阿里这种一流的大厂外包,做的事情也是边缘的。并且担心候选人急功近利,别人可能多给几K就很容易被挖过去。
大厂告别疯狂扩张,进入平稳期
我认为在经历了这一波调整后,接下来大厂无论是开新业务还是旧业务更新都会变得更加审慎。
猎头行业曾讨论互联网行业何时进入平稳期,当时预估是2~3年,但没想到几乎是一夜间完成了过渡。
这种改变带来的后果是,不仅大厂内部的人在洗牌,猎头也在洗牌,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在洗牌。
03
Aimee | 互联网猎头
我们重点关注互联网安全方面的公司,主要服务阿里、华为、腾讯、京东、美团等企业。
去年还有企业计划抢“金三银四”
能明显感觉出来,在去年8-10月份的时候企业还是比较乐观的,不少企业都有抢在“金三银四”前提前链接候选人的想法。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疫情、行业政策、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少企业一号位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
原来是对外的发展扩张是重点,现在更强调活下来。之前是“提速”,现在是“提质” 。
猎头公司老板们开始考虑换赛道
往年不少猎头公司靠着服务几家大厂基本够吃了,但今年锁hc加上裁员,很多猎头朋友一下子慌了,尤其是做京东和美团的,现在都很痛苦。
往年这个时候,各家猎头公司的老板一般来说是做一些强吸引的动作,希望更多有能力的猎头加入公司。
但今年都在询问别家在做一些什么样的客户,这其实就是在探行情,准备调整赛道。
向去年赚了钱的领域——猛扑!
现在,全部押注大厂是不可能了,风险大而且特别卷。尤其裁员后,企业胃口也养刁了,开出的条件远远落后于市场价,猎头招聘的难度也更高了。
但反观去年做新势力汽车、芯片、半导体的猎头公司,成功避开了这一波的影响。风向标下,去年专注大厂的猎头公司接下来会向这些赚了钱的领域猛扑。
向新兴产业平移,候选人也在放低要求
显而易见的是,现在一些互联网大厂员工正在积极关注新兴产业,并且在不断放低要求,平薪哪怕降薪都可以接受,先把好坑占住再说。
但这个过程,对于有些无法直接平移过来的候选人却是个挑战,补课的同时还需要调整心态,因为新兴产业里的有些企业给钱还是比较谨慎的。
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认为形式还是会好起来的,只要互联网是向前发展的,就会有需求、有hc。只不过是一波人倒下,另一波人再冒出来。
这里面有企业的嗅觉,有猎头的嗅觉,还有人选的嗅觉。我还是相信诗人雪莱的那句:没有一个冬天不会结束,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2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