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快手和抖音开始涉足电商导购业务,短视频行业的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此外,腾讯、百度、阿里等公司纷纷布局短视频领域,使得2018年该领域的热度再次升温。
“短视频+电商”是当下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组合,很多公司都纷纷加速布局。由于短视频形式生动直观,传播速度快且更容易吸引用户注意,再结合电商的购买功能,这种模式正在成为未来电商营销的一个重要趋势。
电商大V鲁振旺上周在微博上透露,快手和有赞合作将发布“短视频电商导购”解决方案。此外,快手App还将推出“快手小店”,允许每位主播开设自己的店铺。快手作品区将展示合作有赞商家店铺的商品,主播可以直接引导粉丝浏览推荐商品,点击“去看看”后可以直接在快手App内进入有赞店铺购买商品。另外,快手和有赞还将实现用户账号的互通,使快手用户能够直接购买商品。
记者向快手求证后,快手方面表示,许多快手用户本身具有电商需求。为此,快手与淘宝、有赞等第三方平台合作,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电商卖货功能。该举措旨在更好地协助用户解决问题,推动合规化,降低交易互动门槛,从而更好地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
据了解,快手目前并不支持直接在其平台上开设店铺或向用户供应商品。相反,快手通过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让快手社区内的潜在电商需求得到满足。
快手方面强调,他们目前正在测试和推广的几家合作伙伴并非独家合作。他们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基础功能,完善社区商业生态,让用户既能享受社区的乐趣,也能通过赚钱。几家外部合作平台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
启动“我的小店”功能十分简单。在快手app中,只需前往设置-实验室,即可找到“我的小店”功能并启用。一旦启用后,在进行直播或发布作品时,您可以通过添加商品信息来推广您的产品。观众只需点击“去看看”就可以进入第三方电商平台,完成购买转化。目前,“我的小店”支持淘宝、有赞等平台的商品添加。
记者在更新后测试发现,并没有在实验室找到“我的小店”功能模块,而只有“K歌”一栏。快手方面回应,他们在4月份开始测试推出“我的小店”功能,为了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目前仅向实名认证并且行为记录良好的用户开放,并非所有用户都有这个权限。
据媒体报道,不仅快手正在尝试电商导购,今日头条旗下的多个短视频平台也已开始拓展相关业务。据称,抖音于3月26日出现了关联淘宝的卖货链接,在多个百万级以上的抖音号中出现了购物车按钮,点击后会显示商品推荐信息,并直接引流至手机淘宝端。目前,记者在浏览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高流量热门播主页面时,也常能看到电商导购的链接。
根据最近的研究统计,今日头条目前最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信息流广告。在主要的信息流应用中,包括微信、腾讯视频、手机百度和今日头条,它们在月活跃人数和人均使用时长上均位列前十。用户对这些应用的粘性也很高,上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20小时。
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主要的商业化运作是以品牌类广告为主,而其他方面还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他表示收益方面表现不错,不过具体数据暂时不能透露。
抖音和快手不断探索新的商业变现模式,同时也在分担自身经营的业务风险。举例来说,就在7月1日,北京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微信公众号“网信北京”发布了一则通告,针对抖音在搜狗搜索引擎投放的广告中出现侮辱英烈内容的问题,约谈了包括抖音、搜狗在内的5家公司,并要求它们立即启动专项整改。目前来看,抖音已经无法刷出信息流广告,而整改期限则尚未确定。这一举措客观上促使短视频平台寻找更多的变现渠道,说明了新的商业变现模式对短视频业务发展的必然需求。
传统的赢利模式“广告+直播”仍然保持着巩固的态势,这一红利并没有消失。
2018年为什么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加快短视频行业布局呢?除了前期提到的电商导购模式,也许可以从映客上市文件以及虎牙6月发布的上市首份财报中找到答案。
根据虎牙2018财年Q1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总净营收为8.43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345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3.98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11.5%。
据了解,虎牙的营收主要来自两部分:直播营收和广告及其他。根据2018财年第一季度数据,这两项业务都呈现强劲增长。直播营收为7.92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7.2%,这主要得益于每付费用户支出增长和付费用户人数的增加。虎牙表示,付费用户人数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平台线上社交活动的增加和内容的多样化,公司也在不断努力将活跃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根据最新的招股书显示,映客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2525.4万,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量为72.9万人,较上一季度增长了11.8%。
根据两家直播短视频企业公布的信息,付费用户数依然在快速成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查统计,中国移动直播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人民币1.05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人民币25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0%。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人民币97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0.6%。
随着运营商不断提速和降费等措施的实施,预计大众会越来越愿意利用碎片时间消耗流量观看视频。这种流量红利有望继续推动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
抱歉,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编辑 李飞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5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