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报道(朱爱民 刘江涛 曹崇禹)在2020年,江苏省银保监局对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二季度的客户风险统计数据进行了考核,江苏民丰农商银行取得了全省第三的优异成绩。今年6月和7月,该行考核得分连续达到了满分,并在单月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一。针对该行客户风险统计数据治理工作,银保监部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该行在提升客户数据质量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与成绩的取得密切相关。为了有效推进客户风险数据的统计工作,强化数据基础,修正数据偏差,确保统计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该行积极实施多项举措。
针对差距进行对标,积极推进数据治理专项攻坚工作。
客户风险统计的工作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日常监管机构检查的一个关键方面。今年年初,该行启动了针对客户风险统计数据的专项治理活动。针对新客户风险系统中数据得分偏低的情况,本行副行长朱磊多次召开会议,与信贷管理部、科技部、金融市场部、公司业务中心及小微企业支持中心等多个部门进行研究和分析,以识别数据报送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首先,许多机构对客户风险监测系统的重视程度不足。新客户风险系统要求提交的信息元素繁多,但部分机构和人员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关键性。具体表现在:相关管理部门主要关注报告提交的时间要求,而忽视了对数据信息进行审核和把关,导致一些明显的错误未被纠正。此外,基层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敷衍态度,未能严格遵循数据核对和报告的规定。
其次,贷款的“三查”工作存在不足。对于新客户的风险管理系统信息,除了需提供授信和贷款数据外,还应提交企业股东及关联方等基本信息。而在报送过程中,常见问题如代码错误、股东信息缺失、证件不全等,显示出信贷部门对客户信息的掌握不够全面,导致“三查”工作的实施不到位。
第三,相关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工作交接不畅。由于岗位更替频繁,工作交接未能有效衔接,或者培训未能及时进行,一些填报人员对报送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这造成了他们在新客户风险系统中填报指标时出现理解和执行上的差异与错误,尤其是在对客户股东企业和关联企业的认知上存在模糊和不一致,最终导致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针对客户风险,需有的放矢,提升风险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首先,要从数据采集的起点入手。信贷管理部将主导对新客户风险系统数据的分项报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个人,严格执行岗位交接制度,强化数据的审核和校验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我们将研究并制定新客户风险系统的数据质量填报考核办法,以明确各部门在数据质量上报中的职责。同时,将加大对基层单位信息录入准确性和数据更新及时性的考核力度,定期对客户风险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通报。
第三,定期进行填报标准的培训。鉴于系统填报数据涉及的人员众多且变动频繁,我们将针对新客户风险系统数据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召开客户风险统计工作会议,持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学习培训效果。特别需要关注人员调整后的工作交接及再培训,确保数据填报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四点是实施“三查”制度,重视风险管控。要求整个银行在填报客户风险统计数据时,与贷款的“三查”相结合,深入了解客户信息,并掌握其动态变化,以便于科学决策并实现及时预警。在谨慎的尽职调查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切实防范各类信贷风险,尤其是要加强对贷款风险集中度的管理。
该行的分管行长朱磊指出,未来该行将持续优化数据报送与处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全行在数据治理方面的能力,确保客户风险统计报送的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力争继续保持客户风险统计数据质量的“满分银行”标准。(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5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