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创作的题目叫做《文新熵》,作者是白芨,编辑是月见。
在外界看来,微视和微信视频号被认为是腾讯用来对抗抖音的两大利器,集合了腾讯的优势资源。然而,在2020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腾讯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试图让人们对微信视频号保持低调印象:“我们也没有主动向公司争取资源……只是凭借自己的团队做起来的。”
张小龙似乎并不满意的是微视曾被腾讯寄予了超越抖音的希望,尽管它归属于PCG,却享受着WXG的流量资源。然而,微视的表现却逐渐下滑,而视频号则成为了腾讯短视频的希望。
张小龙显得低调,与视频号一同成为腾讯业绩的增长动力。2021年的财报显示,受在线教育等行业低迷影响,腾讯的广告营收大幅下滑,其中四季度网络广告、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同比下降4%,而媒体广告收入下降8%。财报还指出,视频号的信息流广告将于2022年启动。
视频号用户增长周期正在经历从商业变现周期到另一个更替。与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产品相比,视频号注重私域标签,这一特点决定了视频号在商业化路径上与其他产品有明显区别,无法简单复制抖音和快手的商业模式。
01、依赖机器,还是依赖人?
腾讯在微视与抖音的竞争过程中一直面临差异化竞争的困境。
微视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进入短视频领域的顶尖产品之列,与抖音、快手等同级产品竞争;与此同时,微视对抖音的模式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模仿。
与抖音宣扬记录美好生活的口号不同,微视则以发现更有趣为口号,似乎在产品上形成了PGC(专业内容生产)与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差异。但从核心功能看,微视继承了抖音的大屏流刷取内容、评论、点赞等产品功能。尽管微视提供了微剧、红包等入口,尝试丰富产品的差异化内容量,但始终没有一款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抛弃抖音的刚性需求。
微视与同期的抖音产品在竞争上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异。另外,微博、知乎、小红书、B站等平台也已经开发了类似的短视频功能。微视在这一方面拥有腾讯社交、新闻和视频产品的引流效应以及更丰富的资源。
尽管其他竞品不断推出,但抖音的核心优势仍然稳固——用户为何要离开抖音,选择新的短视频产品呢?无论是流量获取还是变现能力,抖音都占据着领先地位。2018年,抖音凭借着爆款算法和吸引人的内容迅速赢得了用户的支持,而微视等新产品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在即便没有绕开抖音的前提下,也没有其他平台能够大规模生产出具有独特特色的独家内容。
尽管微信视频号也没有解决这一矛盾,张小龙选择了绕路而行。视频号曾试图通过算法推荐统筹视频内容的测试期,但结果却是“推荐质量非常一般”。张小龙总结经验后发现,由于内容池较小,算法无法有效筛选优质内容,因此流量增长陷入了死循环。
视频号正在针对抖音的优势制定对策。用户为什么会选择视频号而不是抖音呢?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同事、亲友和领导都在视频号上留下了足迹,通过研究他们的点赞记录,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领域、关注话题和审美风格。
2020年6月,张小龙曾预测,视频号关注流、社交流、机器推荐流内容的流量占比将稳定在1:2:10,但到了2021年,视频号社交流流量已经是推荐流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微信正在夺下抖音的市场份额,视频号通过与社交关系的强关联吸纳用户进入其平台,虽然内容丰富度不及抖音,但复刻了拼多多社交电商的增长方式。
避开抖音的竞争优势并不足以保持长期成功,随着视频号进入变现阶段,平台内部的内容矛盾可能会逐渐显露出来。举例来说,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拼多多的季度活跃买家数环比下降了 900 万,但却实现了扭亏为盈,环比增速超过 300%。这背后的逻辑是,营销成本同比下降了 23%,而变现逻辑取代了过去的大规模投入。
视频号平台上可能会出现大量相似的内容,一些用户可能会在这些内容中感到审美疲劳。而随着视频号转向商业化运营,其用户增长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02、私域压倒公域?
相对于抖音,视频号的流量生态更呈现出去中心化特点。视频号并不像抖音那样依赖算法分发,更多时候,用户会刷取视频号朋友推荐的内容。在视频号的入口场景,微信好友对内容点赞会触发新消息提示,进一步激发用户的好奇心。
与此相比,在整个好友推荐信息流中,内容质量经常波动,不够稳定。
观察发现,权威媒体关于地方疫情防控、MU5735航班、乌克兰局势等重大热点的消息更容易成为视频号好友推荐的内容。然而,当热点新闻内容耗尽时,好友偏好的巨大差异会导致整个feed流变得杂乱无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视频号会在好友推荐流中夹杂一些算法推荐内容,以补充和丰富用户的浏览体验。
对于希望在视频号平台获取流量优势的创作者来说,视频号的分发规则与快手、抖音有所不同,更加倚重社交推荐。一位视频号运营专业人士告诉《新熵》杂志,视频号的转化率相较于抖音和快手更高,这是因为私域流量对创作者的拉新和复购更有帮助,视频号更有利于形成和朋友圈、微信群等闭环。
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来获取更高的流量。
在视频号中,用户的黏性更多地体现在社交关系上,而不是在于创作者或内容本身。与快手以主播为核心的私域流量模式不同,视频号的私域流量更侧重于社交关系,这意味着用户浏览朋友推荐的内容时更多考虑朋友的喜好,而不是内容制作者。因此,一个用户对创作者的关注关系更难延伸到另一个用户手中。
其次,去中心化的流量生态使得视频号上爆款内容更难突破圈子。举例来说,抖音以其依靠颜值内容的能力而让人津津乐道,而视频号很难找到一位能够引起现象级关注的创作者。原本在公众号有一定受众基础的创作者,转向短视频后作品质量往往不及专业视频作者;而专业创作者往往不会选择视频号作为其唯一发布平台。至今,视频号仍然在吸纳抖音和快手内容的生态中,但却缺乏向这两个平台进行内容输出的能力。
视频号目前在社交媒体广告收入方面可能会落后于抖音。虽然视频号正在努力缩小与头部产品的日活用户数差距,但人均刷新次数受限于用户社交圈人数以及对视频号的使用强度。这导致视频号在广告收入展示效果上有所不足。
更重要的是,广告内容越来越难吸引用户。随着视频号提供的推荐内容质量不断提高,广告植入变得越来越明显,用户更倾向于跳过广告或者直接退出浏览。这背后反映出视频号在平衡内容矛盾方面的努力,即通过社交推荐方式强行打开增长空间,却必须承担用户黏性不足的代价。
03、视频号电商,前景如何?
2022年腾讯举行的财报会议上,刘炽平总裁宣布了公司的战略方向:腾讯将专注于关键战略领域,从不追求一切增长,转向追求基本价值和效率,以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增长,并建立更为稳定的成本结构。
视频号平台在进行变现业务时,需要权衡取舍,同时也要确保长期增长能力。
在2022年微信公开课上,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一系列电商直播数据:去年全年带货销售额增长15倍,私域流量占比超过50%,平均客单价超过200元,整体复购率超过60%。而在2022年,视频号升级了对电商的扶持,商家将能引入一个私域流量用户进入直播间,同时平台还会向商家分发至少一个公域流量用户。
视频号平台可能为长尾商家带来机遇,从优势方面来看。
以前,中小门店如社区超市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等渠道吸引本地顾客,还试图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统,积累了不少本地客户资源。而现在,视频号平台为这些商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获客空间,他们可以通过私域直播吸引更多精准的客户。
在疫情持续冲击实体店的情况下,视频号这种去中心化的流量生态应运而生,为商家提供了另一种与抖音、快手等平台不同的价值。相较于那些擅长制造爆款短视频的商家,不擅长这方面内容制作的商家也能在视频号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视频号运营从业者对“新熵”表达了类似观点:“视频号可以被视为社交电商的一种工具,而微信则构建了庞大的社交生态圈。商家可以通过整个腾讯生态圈中的商品、链接和直播来吸引客户并扩大流量。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都将成为商家的流量来源。”
视频号对电商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劣势的情况下。
抖音电商从业者表示,在短视频平台上,商家的首选是寻找直播带货达人,将流量转化为交易的任务交给他们,而自己则专注于货源的把控。如果有能力进行短视频制作或直播带货,也可以亲自上阵。
视频号的整体流量更加分散,主播整体质量仍然略逊一筹,这无疑会增加商家从达人获取流量的成本。
相比抖音和快手,视频号由于依赖微信的封闭流量系统,对运营的要求更高。商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微信群、小程序和朋友圈内容上,以打造私域流量,并在公域流量中获取流量份额。对于没有运营经验的商家来说,这将意味着更高的初始投入成本。
随着视频号在直播电商领域迅速发展,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产品逻辑不同,视频号的商业模式将与现有产品形成差异。如何理解并适应这种差异,将由平台和参与者共同探索并完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um.cn/52237.html